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
《隴縣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已經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隴縣人民政府
2019年4月3日
隴縣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7%。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5%以上。
——城鎮新增就業2000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
二、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促進投資穩定增長
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追趕超越、產業升級、脫貧攻堅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繼續實行重點項目“五個一”工作機制,落實包抓責任,細化節點。加強專項稽查與督查工作,落實項目審批、土地、規劃、環評、資金保障等關鍵環節工作責任,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實施。確定縣級重點建設項目138個,總投資198.5億元,年度投資78.5億元。新建項目105個,年度投資46.1億元;續建項目33個,年度投資32.4億元。其中脫貧攻堅類項目10個,年度投資2.56億元;生態乳都類項目11個,年度投資8.16億元;全域旅游類項目14個,年度投資13.82億元;副中心城市類項目25個,年度投資19.37億元;生態工業類項目16個,年度投資17.96億元;產業結構調整類項目15個,年度投資2.93億元;鄉村振興類項目14個,年度投資5.28億元;社會事業類項目20個,年度投資4.3億元;生態環保類項目13個,年度投資4.12億元。與2018年相比,項目數增加6個,總投資增加23.84億元,年度投資增加8.54億元。突出三級城市、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文化旅游、清潔能源、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國家支持的重點領域,策劃包裝項目,逐步完善縣鎮兩級項目儲備庫,計劃新增儲備項目500個以上,投資總額800億元左右。加強部門協作,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和政策性銀行貸款、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和政府債券,爭取中省資金20億元以上。進一步拓寬項目建設融資渠道,破解資金瓶頸。依托會展和推介活動,創新招商模式。對已開工的碧桂園隴州府、新冠森城市綜合體、關山溫泉酒店、東大街中段城中村改造、陜果集團蘋果種植加工、關山尚品沙棘深加工、香菇基地等在建項目做好協調服務,確保如期完工。對已簽約尚未開工的深圳景田礦泉水、華秦樂達飼草加工、關山馬戰實景演藝、香港百翠園外貿物流園等項目進一步明確責任單位,力爭盡快落地開工。爭取更多產業化項目簽約,實現到位資金46億元以上。
(二)以群眾增收為目標,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堅持已形成的有效體制機制,運用系統化思維謀劃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中省既有的脫貧攻堅政策在深度貧困地區全面落實。在東南、八渡、溫水、天成、曹家灣等鎮實施生態避災移民搬遷工程,在天成鎮貧困地區實施世行貸款農村社區發展項目。整合各類扶貧資源,實現貧困村道路、飲水、堤防、危房改造、環境整治等項目全覆蓋,徹底改善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實施“菜單式”產業扶貧項目,引導貧困戶參與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農家樂服務、電商等經營項目。加大生態補償、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醫療救助、教育扶貧等扶持力度。整合項目資金,拓寬投入渠道,引導社會資金向脫貧攻堅集中。支持發展社區工廠,吸納更多貧困勞動力就業,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深化蘇陜扶貧協作工作,加強與銅山區的產業合作和人才交流,深度推進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
(三)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突出發展新型工業
以兩大工業園區為平臺,聚力生態乳都、綠色食品、新型建材三大重點,推進和氏乳業、小羊妙可等骨干企業培育工程,支持中小企業提質增效。完成關山尚品沙棘深加工、年產60萬噸高品質石灰、水泥發泡保溫板及建筑垃圾處理、大地科技萬噸有機肥、塑膠顆粒加工等生產線建設項目。加快園區投融資建設步伐,逐步改善園區投資環境。引進一批關聯度高、輻射力大、帶動力強的龍頭型、基地型大項目,推進法士特汽車零部件產業園、3萬平方米通用標準化廠房建設。加快發展新型能源產業,實施華潤關山1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金風科技風力發電開工建設。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創業支撐體系,促進中小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新增五上企業10戶、小微企業150戶。
(四)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穩步推進現代生態農業
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農村工作全局,以創建綠色發展示范縣為契機,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廣“借袋還菇”模式,做大食用菌等特色主導產業,延伸香菇產業鏈,促進香菇廢料循環利用,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圍繞百億生態乳都目標,推進奶山羊全產業鏈示范縣建設,培育新型養殖主體34個,和氏乳業2萬只生態奶山羊養殖場建成投用。確保奶羊存欄40萬只、鮮奶總產量20萬噸以上。新增優質核桃1萬畝、改造低產園2萬畝;栽植蘋果1萬畝、蔬菜7.3萬畝,種植糧食49.2萬畝,糧食總產保持在10萬噸以上。種植烤煙3萬畝,產值達到7000萬元。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完善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全面完成整縣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改革任務。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生物污水治理、改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加快培育家庭農場和農業產業園區,實施重點鎮美麗鄉村、中蜂標準化繁育場及蜂產品深加工、循環農業產業園、優質核桃基地建設等項目。加強信息服務合作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鞏固提升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以生態旅游為引領,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
按照國際關山定位和最新旅游理念,深度挖掘關山草原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等核心資源,編制景區總規、修建性詳規。實施關山草原景區5A創建提升、馬戰實景演藝、大峽谷停車場、樹屋營地、旅游環保公廁、星空屋營地建設,景區酒店改造提升、立體觀光等配套項目。在完善景區設施上實現新突破,確保通過省級資源潛質評估工作。加快編制龍門洞景區總體規劃和單體項目建設方案,實施龍門大峽谷、南山門游客中心、停車場、觀潭棧道和健康養生等項目,完成東晨秦天西部寫生基地文化產業園項目主體及旅游集散中心項目。將全域旅游產業開發與精準扶貧和生態雅村建設相融合,抓好全域旅游鎮村設施提升項目,重點建設一批精品景區、特色示范村。加快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建設,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推進農產品外貿物流園建設,打造外貿出口基地。促進傳統商業升級和轉型發展,扶持本土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壯大。支持大眾創業,鼓勵市場主體開辦農村電商,推銷本地農產品。發展電商企業20戶,新增個體網店300戶。
(六)以城市建設為龍頭,統籌推進城鄉建設
加快寶雞副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全面增強城市功能。完成東南大橋、建設路及排水、東南路拓寬改造、寶漢高速城市入口道路景觀、北坡游園、東部商務區污水管網工程。加快北賢巷及水銀河片區、東大街中段和南街片區棚戶區改造,推進隴盛佳苑城市綜合體、崇文路西段道路及排水、新民巷仿古一條街建設。完善功能規劃,明確城鎮定位,改善城鎮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構建綠色、森林、環保、智慧城市。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經濟發達、功能齊全的特色鎮,提升輻射能力,吸引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強力改善鎮村基礎設施條件,計劃新建和改造農村電網58.6公里、新修縣鄉公路2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平方公里。提升農村文化廣場美化亮化水平,切實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七)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促進社會公平和諧
以創建市級教育現代化先進縣為統領,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全縣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提升城鄉教育一體化和現代化辦學水平。加快秦源小學、恒大小學、公共體育場二期、第二高中餐廳等項目建設力度。推進健康隴縣建設,建立和完善符合縣域經濟發展的醫療救助保障體系。完成東關醫院改建、火燒寨衛生院整體搬遷、鄉鎮衛生院取暖、村級衛生室等建設項目。積極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推進生育登記服務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出生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發揮文化站室、文化資源共享服務點、農家書屋、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在構建生態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光纖入戶網改和融媒體中心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廣應用寶雞城鄉養老手機APP網絡服務平臺,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加高效優質便捷的服務。嚴格執行醫療、生育、工傷等各項待遇報銷限時辦結制度,全面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等各類社會保障服務水平。建成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進一步落實失業救助、就業扶持政策,新增城鎮就業2000人。提升社會養老服務、殘疾人保障和社會救助水平,持續推行農村群眾“身后事”關懷機制。加強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完成民政綜合服務中心、烈士紀念館及殯儀館主體工程。以“品牌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積極實施質量強縣戰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實現行政許可審批“一廳式辦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實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工程,扎實推進生態治理、改善空氣質量。綠化造林3萬畝,加快“氣化隴州”建設,穩步實施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工作。加強散亂污企業和農村環境整治,推進節能減排等重點工程,為全縣人民創造美麗富裕和諧的最佳人居環境。
附件:2019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
指 標 名 稱 | 單 位 | 2018年實際 | 增速(%) | 2019年計劃 | 增速(%) | 備注 |
1、地區生產總值 | 億元 | 97.42 | 9.5 | 106.19 | 7 | |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億元 | 46.65 | 18 | 50.85 | 6 | |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 億元 | — | 15 | — | 11 | |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億元 | 26.57 | 12.3 | 29.23 | 10 | |
5、地方財政收入 | 億元 | 1.78 | 同口徑10 | 1.87 | 5以上 | |
6、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 人 | 2500 | — | 2000 | -20 | |
7、城鎮登記失業率 | % | 3.05 | — | 3.0 | — | |
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7089 | 8.4 | 29121 | 7.5 | |
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0908 | 9.7 | 11835 | 8.5 | |
10、年末總人口 | 萬人 | 27.24 | — | 27.36 | — | |
11、單位生產總值能耗 | % | -2.4 | — | -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