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
《政府工作報告》已經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將《2020年縣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分解表》印發給你們,請對照任務,夯實責任,強化措施,抓好落實,每季度最后一個月25日前向縣政府督查室報告任務完成情況??h政府各領導要按照分工,落實包抓責任,靠前指揮、跟蹤督促、現場協調、解決問題。各牽頭單位要承擔第一責任人職責,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認真組織實施,全力予以推進。各配合單位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積極主動做好相關工作??h考核辦要將分解任務納入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加強考核??h政府督查室要加強督辦檢查,定期通報情況,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隴縣人民政府
2020年2月9日
2020年縣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分解表
序號 | 任 務 | 責任部門 | 配合單位 | 時限 | 包抓 |
1 | 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一崗雙責”,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整治“四風”。 | 政府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2 | 進一步精簡會議文件,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 | 政府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3 | 增強政治敏銳性和安全意識,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笔录?。 | 政府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4 | 認真執行《準則》和《條例》,抓好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開展“以案促改”和廉政文化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 政府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5 | 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 政府辦 (職轉和營商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6 | 辦好縣長信箱和“12345”熱線,著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 政府辦(信息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7 | 防范金融風險,打擊非法集資、非法金融活動,促進金融穩健運行。 | 政府辦(金融辦) 司法局(處非辦) | 公安局 | 全年 | 蔣 鈴 |
8 | “三公”經費再壓3%,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 | 財政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9 | 地方財政收入同口徑增長5%。 | 財政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10 | 嚴控債務風險,推行政府舉債融資負面清單管理,嚴禁各類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 | 財政局、發改局 | 全年 | 蔣 鈴 | |
11 | 加強財政管理,全面執行零基預算,調整支出結構,盤活存量資產,化解政府隱形債務,提高財政保障能力和資金使用績效。 | 財政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12 | 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4%。 | 發改局、統計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13 |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8.5%。 | 人社局 農業農村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14 | 奪取全省脫貧攻堅優秀縣。 | 扶貧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15 | 認真貫徹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精神,落實“四個不摘”,保持攻堅態勢。確保剩余887戶1472人貧困群眾全部脫貧。開展脫貧“回頭看”和大普查,逐村逐戶排查體檢,全面提升“兩不愁三保障”水平。加強扶貧對象預警監測和動態管理,防止“監測戶”返貧、“邊緣戶”致貧。常態化抓好問題整改,規范項目資金管理,防控扶貧領域風險。 | 扶貧辦 | 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發改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教體局、衛健局、林業局、民政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財政局 | 全年 | 蔣 鈴 |
16 | 完善“1+9”管理辦法并狠抓落實,實行扶貧資產清單管理。 | 扶貧辦 | 財政局 | 全年 | 蔣 鈴 |
17 | 奪取全市目標責任考核優秀縣。 | 考核辦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18 | 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新機制,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 扶貧辦 農業農村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19 | 做大做深光伏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生態扶貧。 | 扶貧辦、文旅局 工信局、林業局 | 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20 | 開展“三評兩榜一獎懲”,辦好勵志夜校、愛心超市,發揮“楊佩侃”式扶貧標兵示范帶動作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 扶貧辦 民政局 | 文旅局 文明辦 | 全年 | 蔣 鈴 |
21 | 深化蘇陜扶貧協作,建立長城資產扶貧互助基金,實施農工黨遠程診療、中國扶貧基金會最美民宿等項目。 | 發改局、政府辦(金融辦)、衛健局、扶貧辦 | 有關鎮 | 全年 | 蔣 鈴 |
22 | 系統總結脫貧攻堅典型經驗,講好隴縣“脫貧故事”。 | 扶貧辦、文旅局 | 文明辦 | 全年 | 蔣 鈴 |
23 | 緊扣全面小康5大類35項指標、“十三五”規劃5方面27項任務,確?!笆濉眻A滿收官。 | 發改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24 | 實施重點項目140個,總投資170.2億元,年度投資82.9億元;重點前期項目141個,總投資186.8億元。 | 發改局 | 招商局 | 全年 | 蔣 鈴 |
25 | 落實“五個一”機制,完善重點項目約談、考核機制,著力解決規劃、土地、融資、征遷等難題,力促穩投資穩增長。 | 發改局 | 自然資源局、政府辦(金融辦)、征收辦 | 全年 | 蔣 鈴 |
26 | 春節后集中開工一批項目,一季度所有續建項目全部復工、新建項目開工率達到70%。 | 發改局 | 有關部門和鎮 | 全年 | 蔣 鈴 |
27 | 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強與省市規劃銜接,爭取更多項目進入中省盤子。 | 發改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28 | 加大跑部進省力度,落實一批專項債券項目,力爭縣城第二水廠、千邑路改造等項目落地落實,全年爭取中省資金20億元。 | 發改局、財政局 | 水利局、住建局 | 12月底前 | 蔣 鈴 |
29 | 統籌推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第四次經濟普查、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進一步摸清家底。 | 統計局 自然資源局 生態環境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30 |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 %以內。 | 人社局 | 城關鎮 | 全年 | 蔣 鈴 |
31 | 抓好社區工廠招商引資和就業培訓,吸納更多貧困戶就近就業。 | 人社局 | 招商局 | 全年 | 蔣 鈴 |
32 | 建成縣標準化創業中心和10個鎮級中心,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監測體系。 | 人社局 | 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33 |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打造隴縣瓦工、焊工、刺繡、家政等品牌,增強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精準化、品牌化。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00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000人,轉移就業7萬人。 | 人社局 | 教體局 | 全年 | 蔣 鈴 |
34 | 依法根治農民工欠薪,讓他們不再“憂薪”。 | 人社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35 |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 | 應急管理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蔣 鈴 |
36 | 加強應急救援管理,創建省級綜合減災示范區。 | 應急管理局 | 消防救援大隊 | 全年 | 蔣 鈴 |
37 | 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 | 政府辦 | 審計局 | 全年 | 蔣 鈴 |
38 | 深化政務公開,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化,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 政府辦(信息辦、職轉和營商辦) | 行政審批局 | 全年 | 蔣 鈴 |
39 | 爭取西法寶城際鐵路入隴、寶中鐵路復線、銀渝高鐵隴縣段列入中省“十四五”規劃,協調打通銀昆高速隴縣至平涼段,建成東縣路、新集川至上川公路,開工建設514省道固陜段,啟動隴縣通用機場、隴清高速等項目前期。 | 發改局、交通局 住建局 | 城關鎮、新集川鎮 溫水鎮、天成鎮、固關鎮 | 全年 | 蔣 鈴 |
40 | 深化與陜師大、西農大等??h共建,擴大與蘇浙滬等地戰略合作,拓展與韓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經貿往來,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 發改局、招商局、 教體局、農業農村局 | 工信局 | 全年 | 蔣 鈴 |
41 | 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大民企賬款清欠。 | 財政局、稅務局、 工信局 | 有關部門和鎮 | 全年 | 蔣 鈴 |
42 | 完成縣政務服務中心遷建,推進鎮村服務站標準化建設,暢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 行政審批局 | 全年 | 蔣 鈴 | |
43 | 探索“聯審聯辦”審批制度,推進“多事一流程”,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一窗受理率70%。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力爭90%事項“一網通辦”。 | 行政審批局 | 政府辦(職轉和營商辦) | 全年 | 蔣 鈴 |
44 | 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強化考核評價,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 行政審批局 | 全年 | 蔣 鈴 | |
45 | 建成104個村應急廣播。 | 文旅局 | 各鎮 | 全年 | 張邦軍 |
46 | 加大文物保護力度。送影送戲200場次。 | 文旅局 | 有關部門和鎮 | 全年 | 張邦軍 |
47 | 擴大旅游消費,做火做旺關山旅游,發展山水田園游、民俗游、工業旅游等旅游業態,拓展消費空間。 | 文旅局 | 關山管委會、農業農村局、 工信局 | 全年 | 張邦軍 |
48 | 修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建設縣旅游大數據指揮中心,實施龍門洞綜合保護和古建修繕,支持秦源文化產業園、固關古鎮創建3A景區,寫生文化產業園、文旅產品營銷中心建成投用。 | 文旅局 | 林業局、城關鎮 固關鎮 | 全年 | 張邦軍 |
49 | 發展網紅民宿和主題客棧,做火八渡、固關、天成等鄉村游,做大隴州社火、刺繡等民俗文化,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 | 文旅局 | 八渡鎮、固關鎮、天成鎮 | 全年 | 張邦軍 |
50 | 依托旅游發展酒店服務業、有機農業、生態工業、特色文化,全年接待游客1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90億元。 | 文旅局 | 工信局 農業農村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1 | 培育固關、天成、八渡、新集川4個文化旅游名鎮,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村。 | 固關鎮、天成鎮、八渡鎮、新集川 | 文旅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2 | 開展“產業招商年”活動,圍繞生態乳都、全域旅游、新型工業、社區工廠等領域,引進一批產業化項目、勞動密集型項目,尤其在羊乳全產業鏈項目上實現新突破。 | 招商局 | 畜產局、文旅局、工信局、人社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3 | 加強跟蹤對接,力促大唐熱電、海大生豬養殖等重大項目落戶我縣。 | 招商局 | 工信局、畜產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4 | 引進10億元以上產業化項目2個,到位資金47億元、外資500萬美元。 | 招商局 | 發改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5 | 落實總部經濟“十條”,設立招商大項目獎,吸引總部企業、領軍企業來隴投資。 | 招商局 | 財政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6 | 對標世界最美草原愛蒙塔爾,完成總規修編和修建性詳規,編制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 | 關山管委會 | 文旅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7 | 創建5A景區,高標準改造提升風情小鎮、秋菊山莊和假日酒店,實施智慧景區、水污染治理、草原生態修復等工程,5月份全新盛裝開園。 | 關山管委會 | 文旅局 生態環境局、林業局 天成鎮 | 全年 | 張邦軍 |
58 | 與央視合作錄制《喜上加喜》綜藝節目,辦好全國攝影展、集體婚禮等節會,力爭游客突破150萬。 | 關山管委會 | 文旅局 | 全年 | 張邦軍 |
59 | 推行“1+☆”管理,建立旅游警務,整治經營秩序,減少投訴,提升景區美譽度。 | 關山管委會 | 公安局 | 全年 | 張邦軍 |
60 | 加快發展園區經濟,完善園區設施,蘇陜工業園新建5萬㎡標準化廠房,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 | 園區辦、工信局 | 招商局 | 全年 | 孫玉善 |
61 | 推進綠色食品、新型建材、交通物流和電商產業“四園合一”,建設智慧園區、服務中心,增強產業聚集、運營服務能力,入園企業達到100戶、產值60億元。 | 園區辦、工信局、交通局 | 招商局、東風鎮、東南鎮 | 全年 | 孫玉善 |
62 | 壯大新能源產業,建設華潤關山風電,抓好金風科技120MW風電、國電投200MW風電、中航分布式能源、中環生物質天然氣等項目。 | 發改局、工信局 園區辦 | 招商局、河北鎮 | 全年 | 孫玉善 |
63 | 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推進關山尚品與維維集團深度合作。新建核桃、香菇、蜂產品、中藥材、辣椒5個加工廠,城源關山飲用水、關中牧歌等竣工投產。 | 園區辦、工信局 天成鎮 | 果業局、農業農村局、畜產局、供銷聯社 | 全年 | 孫玉善 |
64 | 建成國有標準化砂場、蒸壓加氣砌塊、大邦建材等項目,大力推進李家河煤礦開發。 | 水利局、工信局 發改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65 | 持續開展“兩房”動態監管和質量提升,爭取全省農房抗震改造試點。 | 住建局 自然資源局 | 各鎮 | 全年 | 孫玉善 |
66 | 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加快推進舊宅基地騰退復墾。 | 自然資源局 | 各鎮 | 全年 | 孫玉善 |
67 | 改造農村電網98公里,新建改造通村公路158公里,爭創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 電力局 交通局 | 相關鎮 | 全年 | 孫玉善 |
68 | 支持骨干企業放量增長,促進新建成企業達產達效,幫助生產下降企業穩產促銷,協調縣內企業加大產品互采力度。 | 工信局 | 發改局 | 全年 | 孫玉善 |
69 | 抓好新建工業項目進度和續建項目竣工投產,加大規上企業培育,加快形成新產能。 | 工信局 | 發改局、統計局 | 全年 | 孫玉善 |
70 | 加強監測調度,建立規上工業動態監測機制,定期研判分析形勢,“一企一策”精準幫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 | 工信局 | 統計局 | 全年 | 孫玉善 |
71 | 發展酒店餐飲業,建成新冠森嘉禾、泰和國際、回中宮等星級酒店,繁榮大秦北市、隴州廣場等城市商圈,激活夜間經濟、假日經濟。 | 工信局 | 文旅局、城關鎮 | 全年 | 孫玉善 |
72 | 外貿出口1億元、電商交易額突破5億元。 | 工信局 | 果業局、郵政公司 | 全年 | 孫玉善 |
73 | 落實中央“民企新28條”及省市政策措施,旗幟鮮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 工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74 | 開展“大調研、送服務、解難題”活動,建立縣域企業保護名錄,優質高效服務企業。 | 工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75 | 幫助企業爭取技改、設備補貼等政策性資金。 | 工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76 | 實施消費升級計劃,力促社零總額增長8%。 | 工信局 | 各鎮 | 全年 | 孫玉善 |
77 | 和氏乳業完成原廠2萬噸奶粉生產線技改,通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深化與乳品企業的戰略合作,小羊妙可加大投入,爭創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 工信局 | 畜產局、招商局 | 全年 | 孫玉善 |
78 | 宣傳推介“關山草原”區域公共品牌,提高“隴縣五寶”知名度和影響力。 | 工信局 農業農村局 | 文旅局、市場監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79 | 深化全國電商進農村示范縣項目,建設陜果集團大型冷庫,推進隴縣名特產入冷鏈、進超市、上網店。 | 工信局 果業局 | 市場監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80 | 編制全縣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三區三界”劃定和勘界定標。抓好礦山整合修復。 | 自然資源局 | 相關鎮 | 全年 | 孫玉善 |
81 | 修編新一輪縣城規劃,率先啟動東南、東風兩個重點鎮規劃。 | 自然資源局 | 東南鎮、東風鎮 | 全年 | 孫玉善 |
82 | 加強規劃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建行為。 | 城管執法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83 | 推進東大街中段開發,完成北賢巷及水銀河等片區征收任務。 | 住建局(含征 收辦) | 城關鎮 | 全年 | 孫玉善 |
84 | 老南街片區完成拆遷清場,拉開“印象隴州”建設。 | 住建局(含征 收辦) | 城關鎮 | 全年 | 孫玉善 |
85 | 建設路、創新路、廣安路竣工通車,完成東南路拓寬改造,打通體育路、崇文路西段。 | 住建局 | 自然資源局 | 全年 | 孫玉善 |
86 | 推進碧桂園、玫瑰園等商品房建設,打造新冠森、隴盛佳苑城市綜合體。有序推進教體局、林業局等老舊小區改造。 | 住建局 | 教體局、林業局 | 全年 | 孫玉善 |
87 | 建設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增建停車場,加強公廁管理,有效解決買菜難停車難等問題。 | 住建局 | 城關鎮、東南鎮 | 全年 | 孫玉善 |
88 | 支持東南全國重點鎮實施園區化發展戰略。 | 東南鎮 | 住建局、園區辦 | 全年 | 孫玉善 |
89 | 支持東風省級重點鎮加快建設建材工業強鎮。 | 東風鎮 | 工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90 | 推進城關鎮打造商貿重鎮。 | 城關鎮 | 工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91 | 開辦地震巨災保險,建成縣氣象預警中心、救災物資儲備庫。 | 住建局、氣象局、 應急管理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92 | 培育“五上”企業10戶,力爭非公經濟占比超過50%,新登記市場主體1600戶。 | 工信局、統計局、 行政審批局 | 相關部門和鎮 | 全年 | 孫玉善 |
93 | 盤活土地資源,做好報批供應,支持企業用地和項目建設。 | 自然資源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94 | 積極爭取用氣指標,保障生產生活。 | 住建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95 | 加強居民小區物業管理。 | 住建局 | 全年 | 孫玉善 | |
96 | 實施強鎮帶村工程,規劃實施一批基礎設施、產城融合等項目,著力構建協調發展、互促互進的現代城鎮體系。 | 發改局 住建局 | 各鎮 | 全年 | 孫玉善 |
97 | 打造萬畝優質中藥材基地, | 供銷聯社 | 各鎮、市場監管局 | 全年 | 孫玉善 |
98 | 加快建設盛源果品外貿產業園 | 農業農村局 | 住建局、果業局、東南鎮 供銷聯社、自然資源局 | 全年 | 高曉博 |
99 | 開展新一輪“點菜”,放大“借袋還菇”、羊乳扶貧等帶動效應,把貧困戶鑲嵌到產業鏈上。 | 農業農村局 | 畜產局、工信局 文旅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00 | 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建設天成鎮花田農業綜合體。 | 農業農村局 天成鎮 | 全年 | 高曉博 | |
101 | 打造羊乳、食用菌、土蜂蜜國家標準化生產基地,讓炎帝蘋果、隴關香菇、老帳人蜂蜜成為綠色有機農產品的代名詞。 | 畜產局 農業農村局 | 果業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02 | 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新建高標準農田2.9萬畝。 | 農業農村局 | 有關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03 | 拆除殘垣斷壁和危舊土坯房,打好人居環境整治“五大戰役”,抓好“八清一改”,完成改廁3000戶,90%以上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 農業農村局 | 衛健局、住建局、畜產局 生態環境局、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04 | 紙溝村創建國家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爭創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縣。 | 農業農村局 | 市場監管局、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05 | 編制農村撂荒地開發利用規劃,開發率達到70%。 | 農業農村局 | 自然資源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06 | 壯大集體經濟,培育20個以上百萬資產村集體,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壯大縣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平臺,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新建農合社20個,創建省級示范社5個 | 農業農村局 | 自然資源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07 | 開展農業結構調整大會戰,堅持畜果結合,發展有機循環農業,壯大六大板塊,持續降低糧經比。 | 農業農村局、畜產局、果業局、 | 發改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08 | 打造香菇特色小鎮,新建大棚1000座,建成現代化菌袋菌種加工廠。 | 溫水鎮 農業農村局 | 有關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09 | 治理河道干流20.3公里、水土流失13平方公里。 | 水利局 | 有關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10 | 開工建設南峽溝水庫。 | 水利局 | 煙草局、曹家灣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11 | 加強與省水務集團合作,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完善偏遠村備用水源。 | 水利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12 | 推進隴州大地園林化景觀化,國土綠化3.5萬畝,退耕還林1500畝,打造4個國家級森林村,創建省級森林縣城。 | 林業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13 | 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 民政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14 | 縣殯儀館、民政綜合服務中心建成投用。 | 民政局 | 全年 | 高曉博 | |
115 | 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干群融洽。 | 民政局 | 文明辦 | 全年 | 高曉博 |
116 | 充分發揮新鄉賢作用,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志愿服務。 | 民政局 | 全年 | 高曉博 | |
117 | 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推進村級事務陽光管理。 | 民政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18 | 開展老年人回歸專項行動,辦好農村幸福院,加快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發展社區居家養老,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關愛服務。 | 民政局 | 婦聯、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19 | 推動羊乳產業專業化集聚、上下游配套和高端化發展,建設奶山羊全產業鏈示范縣。 | 畜產局 | 工信局、招商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20 | 新建萬只羊場1個、規模羊場15個,發展專業村20個,新培育分戶擴群戶1000戶。 | 畜產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21 | 實施萬只羊場滿圈、千只羊場擴欄、家庭牧場晉級行動計劃,加大鮮奶價格補貼,實行以奶定補,成立全縣奶山羊聯合社,年內奶羊存欄達到50萬只。 | 畜產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22 | 抓好疫病防控,保障奶源安全。 | 畜產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23 | 實施賽科星生物工程、和氏神泉良種場等項目,綠能牧業、夏家灣良種場建成省級良種繁育中心,引進國外優質種羊5000只。建設良繁站點15處,大幅提高良種率。 | 畜產局 | 全年 | 高曉博 | |
124 | 建成奶山羊產業研究院,設立西農大博士后工作站,劉蔭武紀念館、奶山羊文化中心開館運行。 | 畜產局 | 全年 | 高曉博 | |
125 | 引進一批液態奶酸奶加工、配方飼料、肉羊屠宰等項目,新種牧草6萬畝,建設萬畝苜蓿青貯標準化基地,全產業鏈產值50億元。羊乳協同創新園區創建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畜產局 招商局 | 工信局、園區辦、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26 | 建設3.5萬箱標準化中蜂示范場。 | 畜產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27 | 抓好生豬生產保供穩價。 | 畜產局 | 發改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28 | 新栽優質蘋果1萬畝,滴灌改造1萬畝,陜果基地創建為省級現代農業園。 | 果業局 | 有關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29 | 改造核桃低產園3萬畝。 | 果業局 | 各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30 | 發展花椒、香椿、肉兔、黑毛豬等特色種養。 | 果業局、林業局、畜產局 | 有關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31 | 穩定烤煙產業,提升上等煙比例和畝產值。 | 煙草局 | 有關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32 | 完成細鱗鮭保護區勘界立標,保護良好生態。 | 細管處 | 全年 | 高曉博 | |
133 | 推進曹家灣、溫水和河北建設特色農業大鎮。 | 曹家灣鎮 溫水鎮、河北鎮 | 農業農村局 | 全年 | 高曉博 |
134 | 提高殘疾人服務水平,創建全國精準康復試點縣。 | 殘 聯 | 全年 | 高曉博 | |
135 | 實施民族團結示范單位創建,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 | 民族宗教局 | 固關鎮 | 全年 | 高曉博 |
136 | 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 | 退役軍人事務局 | 人社局 | 全年 | 海 嘯 |
137 | 推進全民學法普法,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 司法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海 嘯 |
138 | 深入開展“八幫八解”,加強排查化解、教育穩控、防范處置,塑造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 | 司法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海 嘯 |
139 | 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 司法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海 嘯 |
140 | 依法規范信訪秩序,嚴厲打擊纏訪鬧訪行為。 | 政府辦(信訪局) | 公安局 | 全年 | 海 嘯 |
141 | 保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高壓態勢,繼續突破一批大案要案。 | 公安局 | 全年 | 海 嘯 | |
142 | 嚴厲打擊保健品“坑老”、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持續整治行業亂象,實施“雪亮工程”,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隴縣。 | 市場監管局、公安局、電信公司 | 有關部門、各鎮 | 全年 | 海 嘯 |
143 | 鞏固國家生態示范縣成果。狠抓“減煤、禁燃、抑塵、控車、治企、應急”,實施農村清潔能源“雙替代”,力促禁燃區小火爐、散煤銷售、燃煤鍋爐、老舊機動車“四清零”,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增長。 | 生態環境局 | 發改局、公安局、住建局、工信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城管執法局 | 全年 | 陳 廣 |
144 | 常態化開展環境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環境違法問題,推進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 生態環境局 | 公安局 | 全年 | 陳 廣 |
145 | 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 | 文明辦 | 各部門、城關鎮、東南鎮 | 全年 | 陳 廣 |
146 | 深化醫藥衛生改革,推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快緊密型醫聯體醫共體建設。 | 衛健局 | 全年 | 陳 廣 | |
147 | 建設縣精神衛生康復中心,東關民營醫院建成投用,加強鎮衛生院設施設備建設。 | 衛健局 | 財政局 | 全年 | 陳 廣 |
148 | 加強醫學本科生和全科醫生招聘培養,創建健康細胞560個,通過國家慢病示范縣復審。 | 衛健局 | 人社局 | 全年 | 陳 廣 |
149 | 國家衛生縣城順利通過復審。 | 衛健局 | 各部門、各鎮 | 全年 | 陳 廣 |
150 | 編制中小學幼兒園五年建設規劃,新建4所城區幼兒園,縣公共體育館、恒大小學建成投用。 | 教體局 | 全年 | 陳 廣 | |
151 | 創建全市教育現代化先進縣,持續保持隴縣教育全市領先地位。 | 教體局 | 全年 | 陳 廣 | |
152 | 落實教師和學生減負政策,發展陽光體育,持續消除“小胖墩”、“小眼鏡”。 | 教體局 | 全年 | 陳 廣 | |
153 | 精準落實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扶貧政策,織密筑牢保障網。 | 教體局、衛健局 民政局 | 全年 | 陳 廣 | |
154 | 發揮機關單位表率作用,增強全民文明意識,下茬整治亂停亂放、亂扔亂倒、亂搭亂建、出店經營、人車搶道、噪音污染等頑疾,徹底改觀縣城秩序和面貌。 | 文明辦 | 公安局、城管執法局、 交通局、市場監管局、 生態環境局 | 全年 | 陳 廣 |
155 | 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七進”活動,深化“弘揚文明新風、共建和諧隴縣”社會實踐活動,抓好“五星明星”、“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表彰,破除厚葬薄養、高價彩禮等陋習。 | 文明辦 | 文旅局、教體局、民政局 | 全年 | 陳 廣 |
156 | 建立城鄉居民醫保服務平臺,擴大醫保報銷病種,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 醫保局 | 衛健局 | 全年 | 陳 廣 |
157 | 抓好“互聯網+監管”,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營造公平公開的市場環境。 | 政府辦(職轉和營商辦)、市場監管局 | 有關部門和鎮 | 全年 | 陳 廣 |
158 | 推進鎮志村志村史編纂。 | 檔案局(地志辦) | 各鎮 | 全年 | 陳 廣 |
159 | 下大力氣整治河濱市場。 | 市場監管局 | 住建局、生態環境局 城管執法局 | 全年 | 陳 廣 |
160 |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每季度召開一次政銀企對接會,努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政府辦(金融辦) | 人民銀行 | 全年 | 劉興煥 |
161 | 推進和氏乳業、關山旅游公司、宏盛農牧在主板和新三板上市。 | 政府辦(金融辦) | 工信局、關山管委會、 農業農村局 | 全年 | 劉興煥 |
162 | 創建“中國天然氧吧縣”。 | 氣象局 | 文旅局 | 全年 | 劉衛星 |